学会拒绝才有人生

尚鹏 青岛心医

 
 

原创文章,转发请注明出处。

 
 

"拒绝"是每个人基本权利,它甚至像你的生存权利同样的重要。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我常常教给我的咨客们"say no",可是有多人能自如的把握属于天赋的自由呢?

 
 

 
 

大多数人不去拒绝的理由基本上是为了面子,其实在我看来,不会拒绝,本质上是害怕"失去"的心理情结使然。说白了你不拒绝是为了抗拒丧失的焦虑感,打着"为了别人"的幌子,其实本质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我们总是很自然的把拒绝赋予负性的意义,总是假设拒绝之后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损害,甚至是一段人际关系的结束。

 
 

 
 

回想我们的童年,你经常为了融入群体,获得友谊,从不拒绝哪怕自己很不情愿的事情,学会了用讨好顺从的行为换取归属感。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强迫接受父母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久而久之,你生命存在的意义仿佛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让别人高兴。逐渐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

 
 

 
 

其实许多人缺乏对"拒绝"的体验,而总是在想象拒绝后的场景。当拒绝发生后,ta疏远你或不再跟你交往了,那么这段关系其实是脆弱不堪的,就像沙滩上的建筑,崩塌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的人际关系即使失去也毫不可惜。而正常的一段关系不会因一方拒绝另一方的要求而失去。

 
 

 
 

不懂得拒绝的人通常会说自己活的很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生活没有目标感,生活一团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许多抱怨多的人、委屈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学会正当的拒绝造成的。我的一位咨客就用"呕吐"这样极端的躯体化症状的方式来表达"拒绝""厌恶"

 
 

 
 

其实,不懂拒绝的人更怕别人拒绝自己。不会拒绝别人的人除了给自己带来麻烦外,给别人也带来了困扰。在他们的观念里天经地义的认为:"我不拒绝你,你也不应该拒绝我"。当他们在遭遇别人的拒绝时,通常会变得异常愤怒,他们会站在道德的高度诉说自己曾经的付出,谴责对方的忘恩负义,用不拒绝建立的友谊也会被自己亲手毁掉。

 
 

 
 

其实,没有学会拒绝的人,用"无私""热情""奉献"这样看起来高尚的情怀来掩饰他没有相对完善"自我意识"

 
 

 
 

是什么阻碍了"自我意识"的形成呢?我且做如下粗浅分析,姑妄听之。在孩子在两三岁"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第一时期(第一叛逆期),我们最多听到孩子最多语言就是"""不要",可是许多父母面对孩子"自我"形成时期的初体验时感到焦虑不已,他们觉得孩子开始"不听话"了,(中国父母或者说中国的教育者的集体无意识是把孩子"听话"作为孩子行为最高准则与自己教育的伟大成就)"这孩子真听话......"我们会常常听到人们这样的夸赞别人家的孩子。通常父母会用洗脑式的劝导、物质诱惑、爱的威胁…..迫使孩子放弃说""的权利。这就等于在拒绝与失去之间人为的做了条件链接——""就会"失去"。于是孩子为了获取父母更多的关注、照顾和爱,被迫放弃了"自我"的发展。在第二次"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第二叛逆期),父母发现孩子像变了一个人,变得不正常了,失控感突然降临,让他们慌乱,使他们措手不及。他们制定紧急预案,用尽了各种手段让孩子变得"听话",他们甚至妄图把心理医生也变成他们控制孩子的"帮凶"……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把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看做了"不正常",其实在父母的无意识中都是惧怕孩子长大的,因为长大意味着"分离"。与其说孩子在经历着青春期不如说是每个父母在经历青春期。于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我们发现青春期没有叛逆行为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又一次剥夺了孩子成为自己的机会。我们观察发现,叛逆期表现叛逆行为越强的孩子,在成年后无论在驾驭事业和生活方面都普遍优于叛逆期表现弱的孩子。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一切。

 
 

 
 

获得心理健康的途径应该从建立完善的"自我意识"开始错过了两个叛逆期成长的人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迷茫、困惑,那只有求助于像笔者这样的心理工作者了,他们会给你制造体验拒绝的机会,会让你在这样的体验中获得心灵的触动。拒绝!不需要理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