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 知乎

已剪辑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48228/answer/146973775

过去的两个月里这个问题一直在被大家积极讨论,作为心理学领域的答主,也忍不住来答个题,我们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谈谈,什么样的人选择不生孩子?以及要不要孩子到底(尤其是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不如先来看一份关于新父母的心理学研究。

2016年的新研究证明,很多人关于生孩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来说,成为父母后,他们的自尊水平都表现出持续降低,其中女性尤其显著。

Finkenauer2016)对187对新婚夫妇跟踪了5年,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在成为父母的前后5年的过程中,自尊水平的变化。他发现,母亲的自尊水平在孩子出生前2年会上升,在出生的那一年急剧下滑,然后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都持续下降。父亲的自尊水平也会在孩子出生前缓慢上升,在出生的那一年虽然不会出现急剧下滑,但是在之后的3年时间也持续下滑。最终,父亲和母亲的自尊都低于5年前的水平。

也就是说,这个研究认为,生孩子好像并不会让女性感到自己因为成为了母亲,而变得更有价值,反而会对自我的评价降低。——不知道你对这个研究的结果怎么看?

 
 

实际上,不把生孩子这件事放在人生计划里这一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体现:2007年以来,美国的生育率达到了历史最低值,比1909年下降了10%(Baer, 2016)。在日本和德国,40岁的女性有三分之一没有生育过。

这些没有要孩子的人中,有一些人是"拖延者"(postponers),他们认为自己有一天也许会考虑生育孩子,但并没有明确的计划。还有一些人则持有更为明确的态度。英语中"childfree"这个词语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替代了"childless"这个词,前者中包含的free这个词,更体现了不要孩子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从词语的色彩上来说也更积极正面。在美国,40至44岁的未生育女性中,有44%的人是自主做出了这样的选择(Furnham, 2015)。


"
自主选择不生育"的现代人来说, ta们选择不生育不再是暂时的想法,而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并且,这个决定是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形成的,而不是受到某个孤立事件的影响。(Blackstone,2016)。

 
 

那么,什么样的人选择不生孩子呢?这里有一些相关数据。

研究表明,整体上,女性的教育水平越高,生育子女的比例越低;女性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与生育率成反比,选择不生育的女性,与"较高的收入","在工作中从事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居住在大城市"有相关性(Abma & Martinez, 2006)。

Kanazawa 2014)则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智商的高低与生育选择相关。在女性样本中,想要成为母亲的女性的平均智商为99.94;想要选择不生育的女性平均智商为105.5。男性的差异则没有那么显著,想要成为父亲的人平均智商为100.02,想选择不生育的男性平均智商为104.35。(这当然不是说生孩子/不生孩子的女性智商低/高,就只是统计数据得出的相关性)

比起有兄弟姐妹的人来,独生子女更有可能选择不生育;而如果一个女性在家庭环境中,被鼓励争取独立和获得个人成就,那么她们不生育的几率也更大(Houseknecht, 1987)。

此外,一些人格特质也被证明和生孩子的意愿成负相关,比如内向,独立,敏感,焦虑,完美主义,缺乏耐心等(Park, 2005)。

 
 

所以,选择不生孩子的人在担心什么?

Houseknecht1987)统计了471975-1987年间对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动机的研究,发现占据前几位的是以下几个原因:

· 不想失去个人的自由:79%

· 想要获得更高的婚姻满意度:62%

· 事业上的考虑和经济利益:55%

· 早期社会经验的影响,对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怀疑:31%

· 害怕生育、恢复过程中的生理痛苦:24%

……

以下我们简单分析几个最重要的主观原因:

1. 不想失去自由

Houseknecht发现,在所有相关研究中,最常被提及的原因是"为了自由——不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更好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和自发的流动性(spontaneousmobility)"。很多人认为,生孩子这件事会挑战到他们对生活的掌控感Bleidorn, 2016)。

对于不愿失去自由、因而选择不生育的人,Park(2005)将其总结为他们不愿意从"以成年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很多人认为,生育意味着要进入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他们需要从以自己的兴趣、目标为导向的生活,转移到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成长,比如,他们可能需要改变一些兴趣爱好和习惯(比如抽烟、喝酒),以及改变对电视节目、上网环境的选择,营造出对孩子友好的环境来。

2. 为了更有质量的亲密关系

尽管在传统观念中,到了一定的年龄便生育孩子会给人带来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但事实是,很多人选择不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保证婚姻和亲密关系的质量,担心生孩子会减少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女性比男性更经常提及这一点(Duxbury et al., 2005)。

3. 受到他人经历的影响而害怕做父母,或者认为自己缺乏做父母的能力

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对他人做父母的过程、教养模式的观察,而做出不要孩子的决定的。这其中包括对自己父母教养方式的观察,对自己原生家庭的解释,以及对朋友或他人父母行为的观察。在这一点上,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影响,而产生对生育这件事的恐惧和焦虑(Park, 2005)。

在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点上,有一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不健康的(比如忽视、虐待、控制等),而产生对做父母的抵抗心理,害怕自己不自觉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同样的伤害

但有趣的是,也有的人,童年生活非常幸福,受到了父母很多的关爱,但他们在观察父母的过程中,看到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经历了很多困难,因为害怕自己要承受这些责任、突破这些障碍,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Park, 2005)。

4. 对孩子缺乏兴趣,不喜欢有孩子在身边的感觉

还有一些人,仅仅是对孩子有一般性的"不喜欢"或者"缺乏兴趣"。在Houseknecht(1987)的研究中,43%的男性样本认为自己不喜欢孩子,26%的女性认为自己不喜欢孩子。不过,在2005年的研究中,女性对孩子的"不喜欢"的情绪比18年前的研究表现出了增加,有一半的女性都表示自己不喜欢孩子,和小孩待在一起会让她们感觉不舒服。她们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的容忍度要高于新生的孩子。(Park, 2005)。

5. 对事业和个人成就发展的担心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担心孩子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Houseknecht(1987)的研究中,受到这一点困扰的女性更多,在以女性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有74%提到了这一点;男性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则只有29%提到这一点。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生育会直接导致女性工作的中断,以及女性会更多地被作为孩子的主要照养者。

Park(2005)用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不生孩子这件事上的动机差异。最终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女性在描述不生孩子这个与传统相悖的行为动机时,会更多地提到与情感导向、价值-理性导向相关的部分,比如认为自己缺乏母性的本能、抵抗女性作为孩子照料者的社会期待等等。而男性则更多地提到工具理性导向的动机,比如分析投入产出比,计算需要付出的经济上的代价等等。

 
 

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补充一点,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没有真正的去理解"母性"的含义。

每个女孩,都仿佛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主动被动、有意无意地开始了对"成为母亲"的准备。我们不断从外界获取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女人只有做过母亲,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母爱是最无私的"等等信息。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 "母性" 是一个被建构了的概念。

诗人、女权主义者Adrienne Cecile Rich在1976年提出了"制度化的母性"的概念。它指的是父权社会对母性赋予了一种期待母性被建构成了一种"无需讨论"的默认状态,一种绝对正义。这种建构的结果是,社会主流认为,作为一个女性,"有一天会成为母亲"是一件不存在"选择"的事,是女性身份天然具备、生而有之的重要方面。

父权社会对于"母性"的第二层建构,在于把"母亲是子女的首要照料者"、以及"母性是始终把孩子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前的",建构为前话语。尽管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出现了父亲作为首要照料者的情形,我们还是会觉得"母亲照顾孩子更多"是我们在看到一个陌生家庭时首先会做出的猜测。同样的,当我们听到那些母亲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利益的故事,我们会感动但是不会意外;而听到那些母亲剥夺了孩子的利益的故事,我们会感叹"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

社会对于母性的这两重建构,都影响着女性是否成为母亲的选择,和如何去实践"母亲"这一身份的内容和标准。

比如,Adrienne(1977)提到"一个母亲似乎永远都在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她们下了如此大的决心,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正确'。"她们不能不能表现出自己不舒服,不能在孩子面前哭泣,她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该是永远都充满幸福感和愉悦感的。当她们有时忍不住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开始困惑,产生自我怀疑、内疚、自责甚至抑郁。

对母性的制度化会给女性一种"限制感"。设定了种种在母亲这个角色上应有的内容和标准时,一个女性无法自然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也无法自由地做自己,及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她们被限制在母亲的身份中,无法去探索多种可能。

 
 

最后,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要不要孩子,会越来越大程度地成为属于一个个体自身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女人,她能够有权利选择成为一个母亲,也可以选择永远不成为母亲。社会、父母辈、乃至伴侣,都不能用污名、用爱的勒索、用暴力剥夺这份权利。我们可以喜欢孩子,也可以不喜欢孩子——都不是罪。

我们相信一个人可以从要孩子或不要孩子的一生中,都获得可能有所不同、但同样丰富的许多东西。

以上。

相关文章:知乎专栏|女性为何很难只属于自己|当我成为母亲之后:抵御一个不断"客体化"的过程

研究说:越聪明的女人越大概率没孩子|孩子对你意味着什么?(请留言)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