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自己喜欢而不是老人需要的方式尽孝



/李克富

 

 

人的一生就是从""""再到""的过程,用哲学语言表达叫从""""再归于""

 

按客体关系理论:出生的头几年,我们都以为自己全知全能——这是内心的幻想,当然是""的;成长的过程就是遭受挫折,逐渐务"";待到老了,比如现在的我,心有余而力不足——那颗有余的""只是想法而难以付诸行动,又""了。

 

温尼科特说,从"""",离不开一种叫作"过渡性客体"的东西,比如妈妈不在身边时,孩子会怀抱着一个泰迪熊入眠。

 

泰迪熊就是过渡性客体,孩子用它缓解与妈妈分离造成的焦虑——它让孩子在"想着"妈妈时能实实在在地"抱着"——虚实参半。

 

研究发现,若缺乏这种体验,会带来极大的麻烦,这种人要么太虚,整日空想却不能付诸行动;要么太实,因难以升华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而与浪漫无缘,终生苦逼。

 

顺着这个思路,我在想:从""""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种过度?

 


 

使这个想法得到验证的是昨晚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城里媳妇儿所讲的关于农村公爹的故事。

 

在婆婆去世后的第二年,经好一通动员才把已80多岁的公爹接到青岛过年。临进门前,做媳妇儿的早已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准备好了两身换洗的衣服和鞋袜,而且,考虑到老人家不舍得花钱,其中一套衣服还是丈夫穿过的。

 

那天,待公爹把大包小包安置好后,丈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洗了个热水澡。就在洗澡期间,她动员儿子把爷爷脱下来的所有衣物全部给扔进了垃圾箱。

 

老人穿上新睡衣后,却到处找自己的衣服。儿子和丈夫都说扔掉了。开始不信,除了反复地问他的衣服到底放哪儿了,还在家里东瞅瞅西望望,以为藏了起来。待确证真被扔掉,就到垃圾箱里去找,还曾问过小区内收拾卫生的人员。

 

"收拾卫生的大哥说,发现自己的衣服再也找不回来时,孩子爷爷流泪了。好在那位大哥也从农村出来的,知道老人的心理,多次安慰才算了结。"

 

对此,做儿媳妇的十分内疚,说这件事让她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老人可能真的不是舍不得自己的破衣服,而是在那身多年不换的衣服上有某种寄托,至少她知道扔掉的鞋子就是当年婆婆亲手做的——鞋底是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理解一个人不容易,理解一个老人的行为更难,真的是'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啊!"

 

这让我确信,"睹物思人""",就是一种过渡性客体,比如那双鞋子。

 

如此说来,就不只是孩子成长离不开"过渡性客体"了,它也是老人暮年的必需。

 

我认为,丰富这个概念的现实意义在于: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做法是为了老人好的时候,当我们猜度老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是因为心疼钱的时候,当我们以自己喜欢而不是老人需要的方式在尽孝的时候……应该意识到,那都不过是在挥霍我们自己的意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