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亲人用愧疚感操控了吗?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906篇文章,转自作者公众号。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介绍:草履虫,上海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有过云南支教经历。"池塘之底"chitangedu)是他开设的一个关于青少年成长交流的微信号,期望通过交流,给那些陷入成长困境的孩子以帮助。


老师你好:

我是在复旦大学的一名本科生。今天看到了你的一篇文章《网瘾的伤害》,我对里边的一句话特别有兴趣:

"愧疚感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我一直对人的各种特质和性格特别有兴趣,在这方面也思考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有注意过愧疚的问题。你这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我查了一些资料,但是对愧疚这个心理还是理解不透。所以发邮件来问问你对"愧疚"是怎么看待的?你说愧疚是不健康的心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指什么,是即使做错事了也不应该愧疚还是不应该做错事?

感谢赐教!



见信好。

"愧疚感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在《网瘾的伤害》的那篇文章中,我这么说过。因为在我看来,广元网瘾事件的悲剧性结果,就是由于人们对于愧疚感的错误认识而造成的:母亲之所以会跳河自杀,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儿子的愧疚感,因为在她的眼里,儿子是可以通过制造愧疚感来改变的。

根据报道,母亲至少喊过三次"你上网打游戏,我就跳河去死。"

真正求死的人,是不会满世界告诉别人我要去死的。母亲当然并非真的想去跳河,她之所以反复这么呼喊,实际上是在向儿子宣告她脑中的模型:你上网我去死。而且,母亲认为,一旦儿子接受这个模型,那么他会因为害怕我去死,而不再去上网。

只可惜,这样的模型是毫无逻辑的。儿子当然不会接受,他无法认同上网糟糕到了那个地步,也无法认同上网的自己糟糕到那一步,糟糕需要母亲的死来赎罪。

所以一路上,儿子并没有认错。甚至母亲站在河滩上,探出一只脚在江中的时候,儿子仍然没有认错,也没有给出不上网的承诺。于是,母亲感受到挫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不被儿子重视,哭喊了最后一次:"你还上网,我这就跳河这就死。"

这实际上也是她向儿子的最后一次求助:你不上网,我就不会去死。此时的母亲,心里多希望那时的儿子能够说一声:"我不再上网了。"

但是,此时的儿子并不认同母亲脑海中荒诞的模型。于是母亲在委屈失望之下,"快速往江中冲了几步,一个暗流涌来,她一个趔趄倒在江中,不见踪影。"

无法判断这其中有无意外的成分。但无论如何,悲剧性后果已经发生。儿子冲下河去,但并没能救起母亲。然后,浑身湿透的儿子在哭喊中昏倒在河滩上。

我们可以猜想此时儿子内心里强烈的愧疚感,甚至是罪恶感。但此时的他还没有跳河的举动,醒来后的他失魂落魄地坐在河堤台阶上。几分钟后,父亲赶来,接着,他做了致命性的举动——浑身颤抖地踢了儿子两脚,口中喊道:"你要上网,你要打游戏!"

父亲的举动,再次确定先前母亲的简单模型:儿子上网=母亲去死。至此,所有的责任都被推卸到儿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儿子上网的问题——"是你害死你妈!"

不光母亲那样想,父亲也那样想。

此时的儿子,终于失去了理性,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原本的他当然不认同母亲荒谬的模型,可没想到父亲也那么认为。于是,他的心理防御被完全击溃,强烈的愧疚感——不,罪恶感——终于将他俘获。然后,他突然转身冲入江中……

愧疚感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以制造愧疚感来控制他人就更加不是。

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擅长制造感动和愧疚的。

如果你不认同这一点,我们再看看下面这段名为《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好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则视频的时候,是从微信的朋友圈里。视频还被配上了这样一句话:上万人看了都哭了,为了自己和孩子看完它!

但我没办法看完它。那不是让生命充满爱,那是让生命充满愧疚。

视频里演讲的这一位,百度出来的他的头衔,是郑州中原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中国"演讲团团长,红色演讲家。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到,他曾在无数的中学里做过这样的演讲。然后,在那样的音乐,那样的场景,那样煽动性的话语中,无数的感动和愧疚被制造出来。然后,无数的学生和父母哭得一塌糊涂。

健康吗?我当然不觉得健康。我甚至认为,人们应该对这样的场景心存警惕。

因为通过制造愧疚感来感动尚未成年的孩子,无论孩子是否因此而改变,都一定会冲击到孩子内心的自我价值的——他们很可能会从此认为:我是不好的,是有罪的,甚至是不值得被爱的。

但他的演讲却非常受欢迎,而且特别受到学校的欢迎。一所又一所有名的中学将他视为坐上宾,请他一次又一次胸腔共振地去呼喊让生命充满愧疚!

学校为什么这么喜欢他的演讲?

因为这东西管用。也就是说,制造愧疚感,是左右人控制人的有效手段。

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我提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写过这样一本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在艾利斯看来,有四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我们:过分的烦躁、愤怒、抑郁,和愧疚(guilty这个词,程度低一点指愧疚的,高一点就是罪恶的)。而且,艾利斯将这四种"略带神经病"的感受,称为"致命"四人组。

从广元网瘾事件看,极端的愧疚感(或者说负罪感),的确是致命的。

但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并不赞同这位艾利斯的所有看法,虽然据说在美国,他的影响还要大于弗洛伊德,而且被认为是认知-行为疗法之父。

因为虽然认知-行为疗法与单纯的行为疗法有很大的不同,但并没有脱离行为疗法的范畴。而在我看来,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是否认人的内在价值的。



比如说,1965年,他在《同性恋:原因与治疗》一书中,就将同性恋看作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那个时代,以他为代表的许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正在将厌恶疗法和电击疗法广泛运用于同性恋治疗之中,甚至于化学阉割,甚至于脑叶白质切除术。

通过那些行为主义心理医生的治疗,许多同性恋的确表面上被"治愈",但从此深深厌恶自我,甚至自杀而亡。

不得不承认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和做法,是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但是,否定人内在自我和内在价值的存在,一定会影响到人本身存在的意义。而深谙行为疗法的艾利斯,自然也知道愧疚感对左右人控制人的巨大作用。

因为制造愧疚感,本身也在否定人本身的内在价值:你是不好的,甚至是有罪的,你应该改变,你应该按照我所说的去做。

正如你在来信中提到:你说愧疚是不健康的心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指什么,是即使做错事了也不应该愧疚还是不应该做错事?

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问题。但仔细分析则不然:什么是做错事?对错由谁来评判?当艾利斯们确认同性恋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之后,人们认为同性恋是错的,是病态的,然后开始以治愈之名进行电击,进行化学阉割,甚至脑叶白质切除。

而到现在,这些针对同性恋的行为疗法才被认为是错误的。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宣布同性恋不再列为心理疾病。1976年,艾利斯本人也撰文批判了自己早期的观点。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不然,无论是罗杰斯,还是马斯洛,都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是能为自己负责的。而无价值感(worthlessness),无助感(helplessness),和不值得被爱(unlovableness),正是造成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源。

而愧疚的心理,恰恰能够让人产生不值得被爱和无价值感,从而否定人的自我价值。所以说,它并不健康,而且,容易因此而被人左右。

从池塘之底开办到现在,曾收到过几封特别的来信。这其中,有同性恋者,也有与普通人不同的行为癖好者。从他们的来信中,我都可以感到,正在伤害他们的,并不是那些行为本身,而是他们内心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强烈负罪感。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有疑问:既然你说愧疚感不健康,那么有没有相对健康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上好的成长道路?比如说,让广元的那个孩子不那么沉溺网瘾。

虽然我丝毫不觉得那孩子因做了错事而需要改变。但方法总是有的。而且,方法非常简单。

一个星期前,有一位同学课前演讲的主题,就是杨永信的网瘾治疗。而恰好这位同学,自身就是有网瘾的同学,上个学期,他好些天都借故没来学校。很快,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这当中,有同学问,如果在父母陪你和自由玩电脑之间,你会选什么?

由此,我做了一个调查:现在有两个选择,A,父母带着你去某个地方玩一星期,但不能玩游戏玩电脑。B,给你一星期自由时间,随你怎么玩。你选哪一个?

全班三十三位同学,三十二位选B。这其中,包括演讲的那位有网瘾的同学,虽然很多时候,对不允许他上网的妈妈,他总是表现得很抵触。

为什么陪伴那么厉害?厉害到甚至超过了以死相逼?

因为陪伴,代表着你爱他,代表着你认可他的价值,代表着即便他有缺点和不足,但你仍然能够接纳他。

而这些,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闪光的地方。

但遗憾的是,在当下的这块土地上,简单的陪伴,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却是最奢侈不过的事情。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