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种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能力

母爱是种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能力

文|李克富

 

 

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just-noticeable difference)属于"同出而异名",说的都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它所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高。我想,"明察秋毫"的本意,就是说一个人的差别感受性极不一般。

 

开篇就把一个如此专业的心理学名词摆出来,是因为和一位学员的一次交流。

 

她说"母爱就是行动";我故意找茬,说"母爱是一种能力"

 

当然,我们俩说得似乎都没有错。但是,彼此需要进一步说明。

 

说明"爱就是行动"没有任何难度,用"爱我就要陪陪我,爱我就要夸夸我,爱我就要抱抱我、爱我就要亲亲我"就足够了。

 

可如何说明"爱是一种能力"呢?于是,我就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感知能力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据说,张艺谋是个对色彩的感知能力特别强的人,能轻易区分开在我们看来几乎没什么不同的色差,因此才能够把电影中的色彩弄得美轮美奂。

 



 

我有一朋友,端杯就知道,杯中的啤酒是哪个青岛啤酒厂生产的。有一次,我们给他把两种青岛啤酒各1/2混合了一下,他尝了一口立马说"这不是青岛啤酒"——他说的当然是对的,两种青岛啤酒混合就不再是青岛啤酒了。由此推断,尽管我们俩的酒量差不多,但这朋友对于青岛啤酒的差别感受性要比我高多了。

 

完全可以以此来说明"母爱是一种能力"

 

发展心理学证实,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是好还是坏,可以考察三个维度,即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而其中的反应性就是"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比如孩子一哭,就能分别出是饿了、困了、不舒服了、焦虑了、无聊了,从而分别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毫无疑问,像"差别感觉阈限"这种能力,有其与生俱来的部分,但更多的却是后天的培养和练习。

 

我小时候,被号召学习一个叫张秉贵的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北京百货大楼的一个售货员,有个拿手的绝活儿就是"一抓准":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能准确地区分开手中的糖块是多一块还是少一块,当然是练出来的。

 

在医院实习那阵子,曾跟一位号称"王一刀"的外科大夫做手术,真的是很佩服也很享受。但我坚信,他一刀割下去不深不浅而且该避开的都能避开,定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那些对孩子的感受力差的父母,也完全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而我觉得最好起步于昨天我所说的观察——从观察孩子并发现差异开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