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不是件好事

参加一个饭局,见到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都是10岁,上三年级。

 

"八面玲珑"来形容A一点也不过分,小家伙嘴甜得像抹了蜜,竟能够见男士说一套、见女士说一套。比如不但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还能分别用"漂亮""优雅""气质特别好""举止落落大方"称赞各位女士。而且,饭间频频举杯敬酒,说出的话跟成年人无异。

 

相比,B就逊色多了,虽然也很有礼貌,言谈举止始终是孩子的稚气。看着坐在我对面的B,我头脑中反复闪动着一个词叫"憨态可掬",尤其喜欢他吃完了东西把手指放进嘴里吸吮的样子。

 

饭后,几个意犹未尽的朋友一起喝茶,又聊起这俩孩子。

 

其实,大家说得更多的是B,也更喜欢B。我观察到,分手时,尽管都和A打招呼并赞美,但却没有像对待A那样去亲热地摸脸或脑袋。

 

在确定都喜欢B而不是A后,我问了个问题:"猜一下,过40年,当俩孩子50岁时,AB在社会上哪个混得更好一些?"

 

一致认为应该是A

 

我问:"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更好吧?"

 

大家点头。

 

又问:"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A?还是成为B"

 

没人回答。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我们讨厌的样子,比如像A"我说,"只是,希望不是现实。"

 

短暂的沉默后开始讨论,我感到话题沉重起来。

 


 

心智的成熟是以压抑天性为代价的。具体到两个孩子,B一定比A更淳朴和本真一些,像吃了东西不是用餐巾纸擦拭而是把指头放在嘴里吸吮这样的动作,说明他""个孩子。

 

上个世纪,温尼科特发现了大量奇怪的病人。奇怪之处在于,他们有良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是自己却觉得活得"不像人"——空虚无聊、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由此入手,在深入观察后,温尼科特提出了"假我障碍"这一普遍的心理病理形式,并指出这些人的主观感受出现了问题。

 

追踪研究证实:像A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假我障碍"患者。

 

我在门诊上也曾见到这样的人,年龄30-40岁,在一般人眼里,已事业有成。"但总的说,他只是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满足感。他无法在深层和理解的水平上与人认同,他不能体验别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

 

许又新教授称之为"无聊神经症"

 

朋友问,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病症?

 

我没回答,而是让大家思考:"AB,哪个孩子体验到了更多的爱,从而拥有更强的安全感呢?"

 

答案很迅速也很一致:B

 

只有在爱的滋润下,一个孩子才能像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健康地成长就是从容不迫、按部就班,说着孩子该说的话、做着孩子该做的事,一切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步入成熟而不是"催熟"

 

道理简单如此。

 

可是,又有几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孩子而不是像个成人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