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你会看到你的未来



 

 

妈妈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我和姐姐出生之后,她最大的理想和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能努力读书,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在她教育模式的熏陶下,我从小就立志当个科学家,至于科学家是做什么的,小时候的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以为大概就是造飞机大炮,或者治病救人,总之是无所不能,值得尊敬的一类人。

 

小时候我比较贪玩,无奈老妈教育严厉,我的成绩一直还可以。顺利升初中,然后读高中,最后考大学。

 

可惜高考考得不理想,最终我被调剂到了一个农业院校,当意识到以后没有机会造飞机大炮的时候,我难过了很长时间。可后来得知我们学校出了个杂交水稻之父,我的科学热情又满血复活,梦想着可以成为下一个袁隆平。

 

带着这份热情,我开始了大学生活,每天努力学习,牢牢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后来顺利保送了研究生,如愿以偿地进入实验室,期待去揭开科研的神秘面纱。

 

读了两年的研究生,我发现每天做的实验并不能称之为"科研",因为我并不觉得我做的课题很高端,也没发掘它有造福全人类的意义。于是放弃了直博,想要去寻找真正的科学之路,我要考中国科学院的博士。

 

如果这是一部励志电影,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我顺利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潜心学术数十载,最后成为一代名师。可现实却是我连续两年都没考上,最后找了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循规蹈矩,唯唯诺诺,每天想着不去上班却又总是按时端坐在办公室里,不卑不亢不惊喜。

 

跟我在相同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姐姐也有着伟大的科学梦想,不同的是,她已经是中科院的博士,并且依然相信并坚持着她可以通过科学改变世界的信念。

 

我从来没跟姐姐讨论过彼此的理想,所以也不明白她在这条路上是怎样的坚持。

 

她这一年在清华的一个课题组里做研究,前段时间我去北京,在她的博士生公寓里借宿了5天。同宿舍的还有她的一个同门师妹,那个女生看上去很strong,目测170以上。走在路上,会让人觉得她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孩子,可是第一个晚上,跟她彻夜聊天之后,我觉得这个女生真的挺不简单,从她身上多少也了解了如姐姐这类的女博士,到底有着怎样强大的内心。

 

从我和姐姐的谈话中,她知道我刚出了一本书,于是主动跟我聊起了读书的问题。我们聊了很多个作家,很多本书。我发现她看书很杂,言情推理、玄幻纪实,来者不拒,结构松散,散漫到一个地步,连主题也不统一。以前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看过的书算多的了,可是跟她比起来,我才知道什么叫博览群书。

 

她喜欢日本作家,喜欢他们的细腻,阴郁而沉重。她说让她读到内伤的一本书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她把那本书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几页。有时候,读几句就读不下去,一阵突如其来莫名的悲哀,千钧压顶陡然罩了下来,感觉屋里的氧气好像骤然抽调,胸口一闷,令她窒息,她就要出去走一走,隔几天再去读。

 

她说村上春树曾经是名医生,看惯了生死,生命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神秘,所以他能够深层次地思考关于生存和人性的东西。她还喜欢的一名作家是亦舒,她也擅长写人的思考和人生的价值。她建议我如果以后想坚持写作的话,不妨多读读亦舒的书,她说任何作家的写作风格,最后不能直抵人性的话,他/她的写作之路是不会走得很远的。

 

听她聊天,我觉得收获很多,不仅敬佩她读过那么多书,更敬佩她有那么多的思考。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所以,那些读过很多书的人才更能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方向。

 

那个师妹,她坚定着她的科研梦想,即使我提出了一些我对科研的疑惑,以及我见过的科研的浮躁和学术的不纯粹。她听了之后只淡淡地说,她这一辈子一定要在科研上有所成就。

 

听了她的话,我沉默了许久。我佩服这样的女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敢说出自己的理想。她们身上有一种让人觉得她们一定会成功的力量。

 

我很感激那个师妹,她替我完成了一个我曾经想要完成的理想。在她读博之前,我们两个的生活很像,贪玩,读闲书,任思绪自由飞翔。可有一天我们都站在选择的岔路口上,她依然坚持,我却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

 

曾经有个女同学,她非常聪明,从没见她啃课本,可书上的知识她几乎都知道。在她面前,我很自卑,没有读研之前,我曾想过如果她搞科研,那我就不搞了,不然在同一领域,我永远不可能超过她。

 

幸好后来她没有读研,背着她的单反,去了北京。现在偶尔在网上看到她的生活,知道她依然过得很自我,很满足。才渐渐明白,当初的羡慕嫉妒与恨,不光是因为她的聪明,更是因为她的洒脱。

 

以前我常常自卑,总觉得这世上比我聪明,比我成绩好,比我更会搞科研的人太多,他们在学术的路上走着自己的路,让平凡的我们无路可走。后来我渐渐明白,理想这个东西,是没有对错和贵重之分的。聪明的人,不是只会搞科研,他们更知道如何选择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记得姐姐跟我提起她的一个北大的师弟,他从小到大一直成绩很好,高考的时候是他们省的状元。读研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动漫,每天来到实验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下载动漫,然后去做实验,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从冰箱里拿出半块西瓜,边吃边看动漫,边笑得很傻叉。父母为他取名"嬉笑",可朋友们都喊他"傻笑"

 

他毕业后,留在了实验室,继续过着他做完一天的实验,晚上迫不及待地看动漫的日子。他比很多人都聪明,但是他的聪明可能不会被太多人知道。

 

在北京待了5天,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忘记曾经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北京,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北京,那里是地狱。"我不理解北京是怎样神奇的一个地方,让人又爱又恨。直到我离开,才大概懂得了那里遍地的自信和希望,走在路上,我能感受这座城市的底气。

 

从北京回来,我又回到了简单琐碎的生活当中,没有太大的抱负,偶尔冒出想变身超人拯救地球的想法,又很快放弃与忘记。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还有没有所谓的理想,或许梦想早已飞灰烟灭,谁曾想过我们可能会成为如此平常的人?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不平常的,经常神气兮兮地走在校园里,像是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只是到达终点时才发现所谓经书不过就是凡俗的定律。

 

如今的我过得很现实,只想自己过得好,有爱我的人,有去拼的勇气,有要做的自己,就这样全力以赴,会不会很酷?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